张杰彬:300万一副的眼镜怎么才能卖出去?
每天写一篇文章的第5年301天
打造个人品牌找张杰彬
张杰彬写作目的:帮更多人变得更厉害
昨天,给我们常青社的小伙伴做了一个超高价值的分享《心想事成的秘密》。
分享结束后,很多小伙伴很兴奋,晚上吃饭的时候,拉着我说了好久他的心得。
昨天的分享,做高端眼镜的于总非常兴奋,他说难得遇到这样同频的人,和我聊了好久。他分享了晚上做梦,第二天这些梦会成真的事。
于总说,他做了很多年的眼镜,最便宜的眼镜也是2000多一副,最贵的眼镜是300多万一副。
他在思考如何把300多万的眼镜卖出去。
你觉得用什么方法可以卖出去呢?欢迎留言贡献你的智慧。
昨天,我是第二个做分享,第一个做分享是抖音带货的大咖李文。
他分享如何用抖音月销千万的干货。
是的,月销千万,那一年用抖音可以做到一个亿。
他是如何做到的呢?下面是于总做的详细笔记。
我昨天请教李文关于直播带货的看法,下面与你分享几点。
1.如果要找主播来带货,最好一步到位找头部的主播,头部主播容易赚钱
2.腰部主播比较难
3.带货方面,明星的带货能力不是很强,他们此前就请过一位姓吴的超级明星,但带货效果很差
4.带货方面,最好是找薇娅
昨晚吃饭的时候,有几位朋友说,改天给我介绍几位道家的朋友认识一下,说我们会很聊得来。
是这样的,其实我是在学习儒家、佛家和道家思想中的智慧。
只是我是智慧不够,目前还看不懂佛家的书,所以看道家的书会多一点。
并且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教授说过,“一经通则百经通”,所以我最近主攻《道德经》,尽量把这本书看懂,看通,这样去看佛家智慧的时候,能够看得懂。
创业需要遵循”有质无类“这个理念
有质,是指在技能层面,需要钻研某一个技能,比如你可以钻研于做微商,他可以钻研于卖服装,另一个人可以钻研于做医生。
我们想在社会上立足,的确需要做到“有质”,也必须做到“有质”,要有钻研精神,要把某一项技能练习到一家之长。
无类,是指在哲学层面,不要盲目批评某种宗教,需要多种宗教都学,要融会贯通各个佛教、道家、儒家的智慧。
吃饭的时候,桃子姐给我说,她其实想来报名我的课程,但是害怕自己变得更厉害,所以暂时没来。
哈哈。。。。
是的,害怕变得更厉害,这的确是一个问题。
但是,突破这个问题以后,人生可以进入另一个境界。
昨天,和大家分享了社群营销的方法。
有的社群做到一定程度,会遇到瓶颈,很难再突破这个瓶颈。
此时,创始人会做改革,会把社群重新定位。
我昨天说,对于社群也是有这个规律:
靠运气做起来的社群
靠实力把社群做垮掉
为什么这样说呢?很多社群,一开始其实没有刻意要做成社群,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想在一起玩,所以把社群做起来了,并且一开始还发展得不错,这就是靠运气做起来的社群。
但是,社群做着做着,就忘了自己的初心,于是社群开始衰落,此时,创始人开始改革,开始把社群重新定位,经过重新定位的社群,很有可能会死得更快,这就是靠实力把社群做垮掉。
好的,光分析出问题是不够的,你懂张杰彬我的写文章的目标,是帮更多人变得更厉害,所以,我会继续给你分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。
当社群陷入困境的时候,此时要把握的第一个原则是:
不要折腾
《道德经》第六十章:
治大国,若烹小鲜
小鲜就是小鱼,烹小鲜,就是煎小鱼,治大国若烹小鲜,就是说,治理国家,就像煎鱼一样,不要没事就去翻腾鱼,多翻腾几次鱼就碎了。
同样的道理,此时的社群,也不要折腾,不要朝令夕改,不要频繁改定位,改方向,改玩法。
好的,确定不折腾的原则以后,接下来,就是找亮点。
一个社群能够做起来,在过去的几年中,一定做对了几件重要的事。
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自己都忘了是做对哪几件事,把社群做起来了。
现在就是复盘,当时是做对了哪三件事,吸引用户加入社群。
然后,再启动二八定律,把80%的精力,放在这20%的事情上,把那3件事做到极致。
好啦,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,欢迎多多打赏。
你对今天的文章有什么看法,欢迎留言。
-End-
欢迎关注杰彬谈个人品牌微信公众号:zbasjsjzsj
责任编辑: